您的当前位置:声带白斑 > 患病危害 > 途经静湖候鸟知多少
途经静湖候鸟知多少
彭洋出诊的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729/9249059.html
霍林郭勒
自然美
静湖,位于霍林郭勒市主城区北3公里处的山洼里,是城市污水经过生化处理后排放和储水的一座水库。始建于年,年建成,当时的名称叫污水坝。水域面积70公顷()亩,总库容.2万立方米,水库大坝总长度米,最大坝高10米。年更名为静湖。每到春夏季节,静湖岸边及周围满山的树木郁郁葱葱,蓝天白云,湖光山影,轻风徐来,湖水微波荡漾,成为市民休闲及外来游人旅游的好去处。近年来,随着周围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来静湖的候鸟越来越多,每年在3月末4月初静湖的冰刚开始融化的时候,都有大批的水鸟飞来,在此捕鱼、游戏,随着静湖的冰融化消失,到4月底,大部分水鸟也逐渐向北迁徙,只有小部分水鸟留在这里,直到静湖完全结冰才离开。每年,来静湖的候鸟至少有二十几种,知道名称的有以下几种:一、鸬鹚。鸬鹚是静湖里水鸟数量最多的鸟类之一,少的时候有几十只,多的时候有成百上千只。鸬鹚在湖冰全部融化之后就全部飞走了。鸬鹚俗叫鱼鹰﹑水老鸦。羽毛黑色,有绿色光泽,颔下有小喉囊,嘴长,上嘴尖端有钩,善潜水捕食鱼类。渔人常驯养之以捕鱼。鸬鹚是大型的食鱼游禽,潜水后羽毛湿透,需张开双翅在阳光下晒干后才能飞翔。这个科的鸟类遍布世界,从白令海峡各岛到南极岛,从非洲雨林到古巴湿地,几乎世界各大洲都有其分布。在中国很多地方,人们称鸬鹚为乌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二、渔鸥。渔鸥是静湖常见数量最多的水鸟,多的时候也有成百上千只。在4月中下旬最多,在冰雪完全融化后就少了,夏季和秋季只有几只或几十只。渔鸥在静湖停留时间最长、直到湖水完全冰封才会离去的鸟类。渔鸥夏羽上体灰色,颈部、下体和尾羽白色,翼上灰色初级飞羽上有黑斑,飞翔时清晰可见。头部黑色,有金属光泽,嘴黄色,尖端红色,红、黄色之间有黑斑,脚黄色。冬羽上体淡灰,并有褐色羽端,头部多为白色。渔鸥为青海、内蒙古常见的夏候鸟。迁徙经过新疆西部、四川、甘肃、云南、西藏及珠江两岸,偶见于香港越冬。三、??。??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近年来静湖较为常见的水鸟,多的时候有一两百只,少的时候只有十几只或几十只。??比渔鸥在静湖停留的时间稍短一些。??外形如鸭,而嘴却直而尖。脚的位置特别靠后,前面的脚趾间有一层皮膜形成的瓣蹼。尾特别短。体较小,翅长约毫米,前趾各具瓣蹼;上体(包括头顶、后颈、两翅)黑褐而有光泽;眼周、颊、颏和上喉等均黑色;下喉、耳区和颈棕栗色;上胸黑褐色、羽端小??外形苍白色;下胸和腹部银白色;尾短,呈棕、褐、白等色相间。??体型娇小,头顶两侧各有一簇耸立羽毛的是角??,头顶枕部羽毛向后延伸的是凤头??,头顶和颈上部为黑色的是黑颈??和颈前和胸部为红色的是赤颈??。在我国主要繁殖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省和自治区,越冬时则经过河北、河南、陕西等省,迁往西藏南部、云南、四川、安徽,以及长江以南、东南沿海和台湾岛等广大地区。四、赤麻鸭。赤麻鸭是静湖数量较少的水鸟之一,一般只有十几只到几十只。在静湖停留的时间较短,一般是3月下旬到4月份在静湖停留,4月份以后在静湖就不见其踪影了。赤麻鸭体型较大,体长51~68厘米,体重约1.5kg,比家鸭稍大。全身赤黄褐色,翅上有明显的白色翅斑和铜绿色翼镜;嘴、脚、尾黑色;雄鸟有一黑色颈环。飞翔时黑色的飞羽、尾、嘴和脚、黄褐色的体羽和白色的翼上和翼下覆羽形成鲜明的对照。栖息于开阔草原、湖泊、农田等环境中,以各种谷物、昆虫、甲壳动物、蛙、虾、水生植物为食。中国广泛繁殖于东北、西北及至青藏高原海拔m处,长江以南越冬。赤麻鸭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和中国国家林业局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五、白天鹅。白天鹅是静湖不常见的水鸟,一般只有几只最多时有几十只。白天鹅偶尔经过静湖,只做短暂停留。白天鹅,学名大天鹅,别名黄嘴天鹅,隶属脊椎动物门雁行目鸭科雁亚科天鹅属,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全球易危物种。白天鹅是一种候鸟,主要生活在多芦苇的湖泊、水库和池塘中。栖息于西伯利亚的白天鹅为了避寒,在气候转冷之际,迁徙至中国南方各地越冬,等到次年春暖花开的4月才又陆续返回故乡,夏季多在中国东北、内蒙古、新疆一带繁殖。白天鹅属杂食性动物。以水生植物的根、茎、叶、种子及软体动物、昆虫、蚯蚓等为食。性情和顺,成群白天活动。善于飞翔和游泳,也能在地面行走。飞行时头部向前伸,脚伸向腹部后方。天鹅除繁殖期外,没有固定的家,常选择湖面安全地区,弯曲着脖子,把头夹在翅膀里随水漂流而眠。六、大雁。大雁也是静湖不常见的水鸟和数量较少的水鸟之一,一般只有几只,而且只做短暂停留。偶尔虽有大队的大雁从静湖上空飞过,但并不在静湖停留。大雁又称野鹅,天鹅类,大型候鸟,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雁热情十足,能给同伴鼓舞,用叫声鼓励飞行的同伴。大雁属鸟纲,鸭科,是雁亚科各种类的通称。中国常见的有鸿雁、灰雁、豆雁、白额雁等。雁群有严密的组织性,是一些家庭,或者是一些群的聚合体。七、苍鹭。苍鹭来静湖的时间较早,一般是在3月下旬静湖冰刚刚要开始融化天气还比较冷的时候就来了,每年来的数量从几只到几十只不等。进入5月份陆续离开霍林郭勒。苍鹭是大型水边鸟类,头、颈、脚和嘴均甚长,因而身体显得细瘦。上体自背至尾上覆羽苍灰色;尾羽暗灰色;两肩有长尖而下垂的苍灰色羽毛,羽端分散,呈白色或近白色;初级飞羽、初级覆羽、外侧次级飞羽黑灰色,内侧次级飞羽灰色;大覆羽外翈浅灰色,内翈灰色;中覆羽、小覆羽浅灰色;三级飞羽暗灰色,亦具长尖而下垂的羽毛。分布于非洲、马达加斯加、欧亚大陆,从英伦三岛往东到远东海岸和萨哈林岛和日本,往南到朝鲜、蒙古、伊拉克、伊朗、印度、中国和中南半岛一些国家。苍鹭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和中国国家林业局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八、白枕鹤。白枕鹤是静湖极为少见的水鸟,有时在冰面上或者湖周边草地上能看到,只有数只,在静湖停留的时间极短。白枕鹤体形与丹顶鹤相似,略小于丹顶鹤,而大于白头鹤。上体为石板灰色。尾羽为暗灰色,末端具有宽阔的黑色横斑。取食时主要用喙啄食,或用喙先拨开表层土壤,然后啄食埋藏在下面的种子和根茎,边走边啄食。该鸟为稀有的笼养观赏鸟类,主要繁殖在黑龙江、吉林等省或更北的广大地区,冬天部分迁徙到江苏、安徽、江西等省的湿地越冬。白枕鹤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珍禽,已被列入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九、绿头鸭。绿头鸭是静湖常见的水鸟之一,数量一般有几十只到上百只。在静湖停留的时间较长,一般是从3月下旬到9月份。绿头鸭属游禽,大型鸭类。体长47~62厘米,体重大约1千克,外形大小和家鸭相似。雄鸟嘴黄绿色,脚橙黄色,头和颈辉绿色,颈部有一明显的白色领环。上体黑褐色,腰和尾上覆羽黑色,两对中央尾羽亦为黑色,且向上卷曲成钩状;外侧尾羽白色。胸栗色,翅、两胁和腹灰白色,具紫蓝色翼镜,翼镜上下缘具宽的白边,飞行时极醒目。雌鸭嘴黑褐色,嘴端暗棕黄色,脚橙黄色和具有的紫蓝色翼镜及翼镜前后缘宽阔的白边等特征。通常栖息于淡水湖畔,亦成群活动于江河、湖泊、水库、海湾和沿海滩涂盐场等水域。鸭脚趾间有蹼,但很少潜水,游泳时尾露出水面,善于在水中觅食、戏水和求偶交配。喜欢干净,常在水中和陆地上梳理羽毛精心打扮,睡觉或休息时互相照看。以植物为主食,也吃无脊椎动物和甲壳动物。分布于欧洲、亚洲和美洲北部温带水域。越冬在欧洲、亚洲南部、北非和中美洲一带。十、琵嘴鸭。琵嘴鸭是静湖常见的水鸟,但数量较少,一般有几十只到数十只。琵嘴鸭属中型鸭类,个体比绿头鸭稍小,体长43~51厘米,体重0.5千克左右。雄鸭头至上颈暗绿色而具光泽,背黑色,背的两边以及外侧肩羽和胸白色,且连成一体,翼镜金属绿色,腹和两胁栗色,脚橙红色,嘴黑色,大而扁平,先端扩大成铲状,形态极为特别。雌鸭略较雄鸭为小,外貌特征亦不及雄鸭明显,也有大而呈铲状的嘴。通常栖息于淡水湖畔,亦成群活动于江河、湖泊、水库、海湾和沿海滩涂盐场等水域。鸭脚趾间有蹼,但很少潜水,游泳时尾露出水面,善于在水中觅食、戏水和求偶交配。喜欢干净,常在水中和陆地上梳理羽毛精心打扮,睡觉或休息时互相照看。以植物为主食,也吃无脊椎动物和甲壳动物。广泛分布于整个北半球。繁殖在英国、欧洲大陆、中亚、西伯利亚、蒙古、中国东北和西北,一直到堪察加半岛,越过白令海到美国阿拉斯加,往南到加利福尼亚,往东到大西洋沿岸。越冬在欧洲南部、亚洲南部、菲律宾、日本、非洲北部和东部、北美南部、墨西哥,也有少数在加里曼丹北部和夏威夷越冬。十一、鹊鸭。鹊鸭是静湖常见的水鸟,数量一般有数十只到上百只。其在静湖停留的时间与绿头鸭基本相同。鹊鸭体长32~69厘米,体重0.5~1千克。嘴短粗,颈亦短,尾较尖。雄鸭头黑色,两颊近嘴基处有大型白色圆斑。上体黑色,颈、胸、腹、两胁和体侧白色。嘴黑色,眼金黄色,脚橙黄色。飞行时头和上体黑色,下体白色,翅上有大型白斑,特征极明显,容易识别。雌鸟略小,嘴黑色,先端橙色,头和颈褐色,眼淡黄色,颈基有白色颈环;上体淡黑褐色,上胸、两胁灰色;其余下体白色。主要栖息于平原森林地带中的溪流、水塘和水渠中,尤喜湖泊与流速缓慢的江河附近的林中溪流与水塘。泳时尾翘起。白天活动成群游泳在水流缓慢的江河与沿海海面,边游边不断潜水觅食。善潜水,一次能在水下潜泳30秒左右。食物主要为昆虫及其幼虫、蠕虫、甲壳类,软体动物、小鱼、蛙以及蝌蚪等。分布于北美北部、西伯利亚、欧洲中部和北部、亚洲等地。迁徙时经过东北、华北、甘肃、青海和新疆。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十二、凤头潜鸭。凤头潜鸭也是近年在静湖比较常见的水鸟,数量一般有数十只。凤头潜鸭体长40~47厘米,翼展67~73厘米,体重~克,寿命15年。是中等体型矮扁结实的水鸭。头带特长羽冠,雄鸟亮黑色,腹部及体侧白。雌鸟深褐,两胁褐而羽冠短。飞行时二级飞羽呈白色带状。尾下羽偶为白色。雌鸟有浅色脸颊斑。雏鸟似雌鸟但眼为褐色。头形较白眼潜鸭顶部平而眉突出。为深水鸟类,善于收拢翅膀潜水。杂食性,主要以水生植物和鱼虾贝壳类为食。繁殖期雄鸭协助雌鸭选择营巢地点,在地面刨出浅坑或集一堆苇草筑巢。雌雄共同参与雏鸟的养育。在沿海或较大的湖泊越冬。凤头潜鸭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和中国国家林业局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十三、长脚鹬。长脚鹬属静湖不常见水鸟,偶尔见数只或数十只在湖边浅水草滩处觅食。长脚鹬是高挑、修长(37厘米)的黑白色涉禽。特征为细长的嘴黑色,两翼黑,长长的腿红色,体羽白。颈背具黑色斑块。幼鸟褐色较浓,头顶及颈背沾灰。分布范围在印度、中国及东南亚。分布状况:指名亚种为罕见季候鸟。繁殖在新疆西部、青海东部及内蒙古西北部。中国其余地区均有过境记录,越冬鸟于台湾、广东及香港。十四、白骨顶鸡。白骨顶鸡是静湖极罕见的水鸟,年4月在静湖最新发现有数十只到上百只。白骨顶鸡属鹤形目秧鸡科的鸟类。嘴长度适中,高而侧扁。头具额甲,白色,端部钝圆。翅短圆,第1枚初级飞羽较第2枚为短。跗跖短,短于中趾不连爪,趾均具宽而分离的瓣蹼。体羽全黑或暗灰黑色,多数尾下覆羽有白色,两性相似。栖息于有水生植物的大面积静水或近海的水域。善游泳,能潜水捕食小鱼和水草,游泳时尾部下垂,头前后摆动,遇有敌害能较长时间潜水。杂食性,但主要以植物为食,其中以水生植物的嫩芽、叶、根、茎为主,也吃昆虫、蠕虫、软体动物等。广布于欧亚大陆、非洲、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中国分布甚广,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北至黑龙江、内蒙古,东至吉林长白山,西至新疆天山、西藏喜马拉雅山,南至云南、广西、广东、福建、香港、台湾和海南岛。白骨顶鸡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十五、翘鼻麻鸭。翘鼻麻鸭是静湖极为罕见的水鸟。翘鼻麻鸭是大型鸭类,体长52~63厘米,体重0.6~1.7千克,体形比赤麻鸭略小。体羽大都白色,头和上颈黑色,具绿色光泽;嘴向上翘,红色;繁殖期雄鸟上嘴基部有一红色瘤状物。自背至胸有一条宽的栗色环带。肩羽和尾羽末端黑色,腹中央有一条宽的黑色纵带,其余体羽白色。飞翔时翼上和翼下之白色覆羽,绿色翼镜,黑色的头、飞羽和腹部纵带、棕栗色的胸环和鲜红色的嘴和脚形成鲜明对照。主要在淡水湖泊、河流、盐池、盐田及海湾等处等湿地活动。冬天时随潮汐涨落,在未封冻的河口可见。冬季常数十至上百只结群活动。翘鼻麻鸭食性很杂。繁殖区从挪威海岸、瑞典、英国、法国、欧洲中部、地中海、黑海和里海沿岸以及中亚,往东一直到东西伯利亚、蒙古。越冬在欧洲南部、非洲北部、伊朗、印度、朝鲜、日本、中南半岛、中国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翘鼻麻鸭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和中国国家林业局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十六、针尾鸭。针尾鸭是静湖常见水鸟,但数量不多,常见只有数十只。针尾鸭是中型游禽,属水鸭类。体长43~72厘米,体重0.5~1千克。雄鸭背部满杂以淡褐色与白色相间的波状横斑,头暗褐色,颈侧有白色纵带与下体白色相连,翼镜铜绿色,正中一对尾羽特别延长。雌鸭体型较小,上体大都黑褐色,杂以黄白色斑纹,无翼镜,尾较雄鸟短,但较其他鸭尖长。飞行迅速。在各种内陆河流、湖泊、低洼湿地都可以见到它们的身影,在开阔的沿海地带,如空旷的海湾、海港等地常能够见到数百只的集群。主要以草籽和其他水生植物,如浮萍、松藻、牵牛子、芦苇、菖蒲等植物嫩芽和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到农田觅食部分散落的谷粒。广布于欧亚大陆北部、北美西部。越冬在东南亚、印度、北非、中美洲,少数终年留居南印度洋的岛屿上。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十七、赤颈鸭。赤颈鸭是静湖常见水鸟,数量大概有数十只到上百只。赤颈鸭属中型鸭类,个体较家鸭小,和罗纹鸭大小差不多,体长41~52厘米,体重0.6千克左右。雄鸟头和颈棕红色,额至头顶有一乳黄色纵带。背和两胁灰白色,满杂以暗褐色波状细纹,翼镜翠绿色,翅上覆羽纯白色。在水中时可见体侧形成的显著白斑,飞翔时和后面的绿色翼镜形成鲜明对照,容易和其他鸭类相区别。雌鸟上体大都黑褐色,翼镜暗灰褐色,上胸棕色,其余下体白色。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塘、河口、海湾、沼泽等各类水域中。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常成群在水边浅水处水草丛中或沼泽地上觅食眼子菜、藻类和其他水生植物的根、茎、叶和果实。分布于欧亚大陆北部。越冬在欧洲南部、非洲东北部和西北部、埃及北部、中南半岛。偶见于格陵兰、北美、安的列斯群岛和加里曼丹。赤颈鸭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和中国国家林业局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十八、鸳鸯。鸳鸯在静湖不常见,数量也很少,每次只见到2到4只。鸳鸯是合称,鸳指雄鸟,鸯指雌鸟。属雁形目的中型鸭类,体长38~45厘米,体重0.5千克左右。雌雄异色,雄鸟嘴红色,脚橙黄色,羽色鲜艳而华丽,头具艳丽的冠羽,眼后有宽阔的白色眉纹,翅上有一对栗黄色扇状直立羽,像帆一样立于后背,非常奇特和醒目,野外极易辨认。雌鸟嘴黑色,脚橙黄色,头和整个上体灰褐色,眼周白色,其后连一细的白色眉纹,亦极为醒目和独特。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河流、湖泊、水塘、芦苇沼泽和稻田地中。鸳鸯为中国著名的观赏鸟类,之所以被看成爱情的象征,因为人们见到的鸳鸯都是出双入对的。作为经常出现在古代汉族神话传说和文学作品中的鸟类,人们常用鸳鸯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属于二级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十九、白琵鹭。白琵鹭是静湖罕见水鸟,年4月最新发现有数十只在静湖短暂停留。白琵鹭是大型涉禽。全长85厘米,全身羽毛白色,眼先、眼周、颏、上喉裸皮黄色;嘴长直、扁阔似琵琶;胸及头部冠羽黄色(冬羽纯白);颈、腿均长,腿下部裸露呈黑色。栖息于沼泽地、河滩、苇塘等处,涉水啄食小型动物,有时也食水生植物;飞行时颈和脚伸直,交替地拍动翅膀和滑翔。常聚成大群繁殖,筑巢于近水高树上或芦苇丛中,每窝产卵3~4枚,白色无斑或钝端有稀疏斑点;雌雄轮流孵卵约25天,雏鸟留巢期约40天。白琵鹭繁殖于欧亚大陆和非洲西南部的部分地区,在非洲,印度半岛,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和东南亚越冬。静湖的湖水碧绿清澈,微风吹过时,湖面上波光粼粼,景致宜人。这里不仅是霍林郭勒市民休闲的好去处,而且还是鸟的乐园、鸟的天堂。眺望满山松林,郁郁葱葱,生机盎然。松林中的树种以樟子松、落叶松为主体,人造森林项目还被国家环保局、中科院分别授予“森林型慢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优秀示范工程”和“科技进步一等奖”,形成了独特的人工生态环境。自古以来,自由飞翔一直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目标。如今,爱护鸟类、保护鸟类是我们共同的责任,那么,就让途径霍林郭勒市的候鸟自由的迁徙、自由的飞翔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