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声带白斑 > 患病治疗 > 干祖望老先生是如何治疗声音疾病的
干祖望老先生是如何治疗声音疾病的
导读
近年来,《我的歌手》《蒙面唱歌》等综艺节目让我们听到美妙的歌声,《声临其境》让我们看到了声音的表演,简直就是声控的天堂,简直是整容式的发声。这让声控的小编不由地担心起来,万一嗓子坏了,不能发出动听的声音该怎么办?看看干祖望老先生是如何治疗声音疾病的。
现代医学多数学者认为,发声机制是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喉神经使声带内收,再通过从肺呼出气体使声带发生振动,经咽、口、鼻的共鸣,舌、软愕、齿、颊、唇的运动,从而发出各种不同声音和言语。发声需要多个器官的配合,但其中最主要部位是声带。
中医1发声机制干祖望老先生认为肝刚、肺强、肾强、脾盈,则丹田之气沛然而金鸣高亢,声音的产生与各脏腑关系密切:
有形之质者,声带属肝,得肺气而能振颤;室带属脾,得气血之养而能活跃;会厌披裂属阳明,环杓关节隶乎肝肾。
无形之用者,心为音声之主,肺为音声之门,脾为音声之本,肾为音声之根。
2辨证要点发音失常甚至丧失,如声音嘶哑,发声低沉、讲话费力、声音嘶哑等,即中医所谓“瘖”。西医所谓慢性喉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中医统称为“慢喉喑”。
辨证需要注重的不外乎音调、音色、音量、音域四个方面:
音调属足厥阴,凭高低以衡肝之刚怯;
音量属手太阴,别大小以权肺之强弱;
音色属足少阴,察润枯以测肾之盛衰;
音域属足太阴,析宽窄以蠡脾之盈亏。
3治疗在治疗方面,干祖望老先生认为
急性期突然失音声嘶。风寒外袭者宜疏风散寒、宣通肺气。代表方有三拗汤加味或加味六味汤;风热犯肺者,宜疏风清热、解毒扬声,方取桑菊饮或疏风清热汤;误用寒药,奇寒直折者,温中祛寒、开窍扬声。方用桂枝汤加红辛、紫苏、附子等。
声带充血有两种:一者艳红,为五志之火,方用五味消毒饮,偏于心火加白茅根、木通、竹叶、灯心草等;偏于肝火加夏枯草、丹皮、山栀等;偏于肺火加桑白皮、黄芩等;偏于肾火加知母、黄柏等;偏于胃火加芦根、生石膏、人中黄等。二者暗红,为瘀滞,方用通窍活血汤。
声带水肿或肥厚:水肿是肥厚的前期,多为急性;肥厚是水肿的继续,多为慢性。
急性者为风痰,方用荆芥二陈汤加僵蚕。慢性者,一为脾虚,用六君子汤;二为顽痰,虚证用六君子汤加白芥子、天竺黄、昆布、海藻、瓦楞子等,实证用三甲散(穿山甲、地鳖虫、鳖甲、昆布、海藻、桃仁、红花、三棱、莪术、落得打,蝉衣)。(落得打,一说为伞形科植物积雪草,一说为菊科植物三七草、一说为忍冬科植物蒴(艹翟)。)
声带小结:为痰凝而成,方用三子养亲汤、黛苓化痰丸、清音丸。
声带息肉:为痰热互结之故,可用苏子、莱菔子、白齐子、昆布、海藻、瓦楞子、山楂、三棱、莪术、落得打等。
声带闭合不密:多为中气不足与肾不纳气。前者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后者六味地黄汤加五味子、诃子肉、胡桃肉、补骨脂等。
声带麻痹:实证宗痹症,用防风汤;虚证宗痿症,用虎潜丸。干祖望老先生常用药为蜈蚣、全蝎、木瓜、桑寄生、油松节、白芍、怀牛膝等。
慢性失瘖:多为肝急脏躁,常以甘麦大枣汤加味。
干祖望老先生对本病的治疗,宣肺不忘化痰,清热多用甘寒,消痰首先健脾,攻瘀善用三甲,治痿补益肝肾,慢暗以甘麦缓急;声带小结、声带息肉主张以手术摘除后服用中药为宜。
参考:《干祖望医话》、《干祖望耳鼻喉科医案选粹》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往期热门文章推荐:
※好肚脐的三个标准
※观面相,知健康
※95岁名中医郭诚杰:一拍三揉,调理一身老年病
※你的习性爱好暴露了你的潜在疾病
版权声明
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干祖望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