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声带白斑 > 患病治疗 > 一次血小板假性升高引发的思考

一次血小板假性升高引发的思考



案例经过

一次审核血常规报告时,发现某结果血小板计数高达×/L,触犯了我科复检规则,需要推片镜检。

图1患儿首次血常规原始结果

奇怪的是镜检估计血小板数并无这么多,于是采用PLT-F通道复查,结果下降至×/L。结合镜下表现和PLT-F复查结果,可以判断这是一个血小板假性升高的情况。那原因是什么呢?

图2外周血涂片及PLT-F检测结果

案例分析

血小板假性升高常见的原因包括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和冷球蛋白等干扰。

虽然小红细胞和红细胞碎片是最常见的原因,但我们在血涂片中并未发现小红细胞和红细胞碎片明显增多,这似乎不太可能会导致血小板计数出现如此明显的假性升高;

此外血小板直方图是正常的,没有出现因小红细胞和红细胞碎片增多引起的翘尾现象。

因此,我们第一印象其实并不考虑小红细胞或红细胞碎片导致的假性升高。难道会是冷球蛋白血症?

但考虑这只是一个2岁小孩,这种可能性也并不大。为了排除患儿本身原因,我们再次联系患儿采手指血复查,结果这次血小板阻抗结果并没有出现假性升高。

图3患儿重采手指血后结果

通过对比前后两次血常规结果,我们发现前次结果的PLT和MCHC都比重新采血的结果要高不少。

导致MCHC升高的原因常见的有脂血和红细胞凝集,难道会是大的乳糜颗粒引起的血小板计数假性升高?带着疑问,我将标本离心后,却发现标本竟然有严重的溶血。

似乎真相已经水落石出,红细胞破坏既可以使RBC计数假性减少及MCHC升高,又可以干扰血小板计数导致假性升高。但同时也留下了一些疑团和思考。

这是一个儿童标本,从标本采集量看其实不多,说明采血过程可能并不顺畅,这也是导致溶血的重要原因。

我们通常认为,采血不顺时可导致血小板活化聚集或破坏,从而引起血小板计数的假性减少,但本例却是假性升高。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多人查看血涂片均未发现明显增多的红细胞碎片,这也是不能完美解释血小板计数出现显著假性升高的地方。

其次,第二次重抽后结果中,红白两系结果都跟前次基本一致,但血小板却甚至相比前次PLT-F结果更低,说明不正确的标本采集过程对血小板结果的影响是显著的。

总结

由于血常规标本在上机前,并不能知道是否存在溶血,这就存在一定的风险。

如果溶血程度并不重,血小板数出现假性升高但又没达到复检要求(比如血常规国际复检规则中的血小板数值复检要求是×/L),同时仪器又没出现血小板的报警提示,这时又该如何发现?

我认为只能防范于未然,对于标本量明显不足的标本,应拒收。因为此类标本的采集过程可能存在问题,会对结果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

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国际检验医学传媒、检验医学







































北京治疗白癜风究竟多少钱
白癜风的偏方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ljw.com/hbzl/9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