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声带白斑 > 疾病百科 > 如何保护你的第二张脸
如何保护你的第二张脸
嗓音问题发生普遍,声音嘶哑说话费力或飚不了高音都是病,日常应注意正确用嗓,嗓音训练可以防治嗓音疾病优化嗓音。职业用声者近一半有嗓音问题!
你的“第二张脸”还好吗?
嗓音疾病的概念很多人很陌生,事实上,嗓音问题非常常见,根据美国国家嗓音言语中心的报告报道,各种嗓音疾病在整体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7%。教师、销售、播音、律师、管理者等用声较多的职业,其从业人员的嗓音疾病患病率几乎高达一半。据调查,在教师队伍中有46.6%的教师患有各种嗓音疾病,经商人员嗓音疾病患病率也达到了41.93%。
嗓音问题不仅是健康问题,还可能影响职业发展。网络社会,社交并不一定需要见面,各种讯息情感经常通过声音来传递,嗓音可以说就是人们的“第二张脸”。在临床上,因为嗓音达不到要求而导致求职遇到问题的案例并不罕见。“嗓音代表了一个人的精神风貌,嗓音出问题也会影响到职业发展。”
绵羊音是嗓音问题
别把“声音嘶哑”不当病
人是如何发出声音的?发声需要4套系统一起发力,动力系统——气息即呼吸;震动系统——声带,动力冲击声带,声带震动就会发出声音,声带还会决定音色,如薄、短的声带适合高音;共鸣系统——口腔、鼻腔、咽腔等,声音好听与否与它关系密切;构音系统——唇齿舌等。
嗓音出问题可表现为声音嘶哑、说话费力、用声疲劳、高音上不去、声音间断等。比如绵羊音就是典型的气息不足导致的声音颤抖,嗓音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是声音嘶哑。
嗓音疾病很多,主要分为6大类:
1.急慢性的炎症,最主要是喉炎;
2.良性的增生性疾病,如声带囊肿、声带息肉、声带小结等;
3.喉的癌前病变,如声带白斑等;
4.喉的恶性病变,喉癌;40岁以上,声音嘶哑超过一个月;
5.神经性问题,常见的表现有声带麻痹等;
6.心因病,如癔病性失音,这类患者一般表现为声带等正常但是说不出话。
特别提醒,如果年龄在40岁以上,声音嘶哑超过一个月,要警惕喉癌的发生。
保护嗓子从正确用嗓开始
这些时候“憋说话”多喝水
嗓音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由先天条件决定,但误用和滥用嗓会导致各类嗓音疾病的发生。通过科学方法保护好嗓子或专业的嗓音训练,不仅可以避免疾病或治疗疾病,还可以优化我们的嗓音。
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嗓子?教大家几招:
1.保持良好的用嗓习惯,避免过度及不科学的发声,避免频繁清嗓,清嗓会带来声带剧烈的碰撞,对声带伤害很大,如果感觉嗓子干痒,可以通过喝水、吞咽、哈气或其他轻柔的方式来缓解;
2.饮食上,要戒除烟酒浓茶,少食辣、酸等刺激性食物,多喝水,最好是温水;
3.注意空气温度及湿度,环境干燥时要少说话,避免吸入污染空气;
4.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感冒,感冒时也要少用嗓;
5.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用嗓,熬夜这类会导致声带水肿的行为也应尽量避免;
6.如有其他会影响嗓音的相关疾病,如胃食管返流病,要先治疗。
那什么是良好的用嗓习惯呢?总体而言就是音量适中、语速适中、音调合理、姿势舒展。
音量:对话目标能听清就行,不要过大,大声喊非常伤声带。比较吵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少说话,或者与对话人再靠近一点,如老师讲课需要控场,可以使用拍手、眼神示意等手段来辅助。
语速:语速太快会让声带一直处于绷紧的状态,语速应在-字每分钟。
音调:每个人有适合的音调,音调高声音尖,音调低声音比较沉。用合适的音调发音,声带会最放松。一般女性的音调频率为hz,男性为hz。如果音调不对,使用比正常更尖或更低的声音说话,容易声带疲劳,感觉嗓子痛。男声女调或者女声男调需要尽早矫正。
姿势:说话时要让头、声带等处于放松的状态,但是要坐直,这样胸腔打开,气息流畅。
嗓音训练
给“第二张脸”整整容
嗓音疾病的治疗手段包括外科手术、药物治疗和嗓音训练。嗓音训练通过让人形成新的用声习惯、掌握新的发声技巧解决嗓音问题,防止疾病复发,优化嗓音。
想追求更好的嗓音的人;感觉嗓子疲劳,发干发紧发痛的人;出现声带器质性病变如息肉、小结的患者都适合嗓音训练。此外,因用嗓过度、用声不当产生声带小结的儿童、变声期后音调过高的青少年也适合语训。
如何早期发现嗓音疾病?
嗓音疾病的检查手段有电子喉镜,频闪喉镜,计算机嗓音分析等。最常见最直观的检查就是电子喉镜检查。医院耳鼻咽喉科拥有奥林匹斯(OLYMPUS)及宾得(PENTAX)电子喉镜系统。
正常喉部
以下为常见的嗓音疾病电子喉镜下的表现:
声带小结
声带白斑
声带息肉
喉乳头状瘤
喉癌
保护嗓子从北京治白癜风症状医院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