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声带白斑 > 饮食调养 > 甲状腺结节小,不用管王晋主任医师这句话不
甲状腺结节小,不用管王晋主任医师这句话不
每天都和甲状腺癌、甲状腺结节打交道,医院甲状腺微创治疗专家王晋主任有一句话含金量很高——记得要复诊
年底是一年中体检的好时机,但即便考虑再周全的体检套餐,如果检而不管,也是枉然。
点击文章底部“原文阅读”立即预约
体检发现结节不重视
一年后复查结果癌变了!
李女士,35岁,成都人,18年公司体检查出甲状腺结节>1cm,然而19年再次体检,就发现结节已经4B,进一步检查刺,确诊是乳头状癌。
李女士没想到自己不当回事的结节竟然真的这么快就向癌症发展了,十分后悔之前“轻敌”的行为。
据李女士说:当时好几个同事都查出甲状腺结节,自己的结节还比她们小,同事说不用管,再加上结节很小体检中心的彩超没有划分等级,就写了一个结节,后来在内分泌科复查了甲功发现是正常的,医生也说没问题,所以就没管它。
到了今年再次体检,右侧低回声结节恶化,出现钙化,医生直接就给了一个4b类,说多半都是癌,建议手术治疗。
王晋主任表示,“甲状腺结节”这个一直以来都默默无闻的疾病,突然间成了高发病和常见病。
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人们定期体检的意识提高了,体检查出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就更多了。甲状腺结节多见于中青年人群,高发于30至50岁的女性,年龄越大,患病概率越高。像李女士这样子的情况不在少数。
查出甲状腺结节,切忌这两种极端:一是不闻不问,认为是小事;二是发现结节后非常恐慌,总焦虑结节恶变。这两种想法都不对。
临床上,甲状腺结节分为良恶性,无论是良性或是恶性早期几乎没有症状,并且结节再小都有5%-15%恶变的可能性,因此及时检查治疗很重要。
此外他提醒说,查出甲状腺结节后有四种误区一定需要理清楚。
1.
误区:相安无事多年,可以不处理?
这需要医生专业判断:一看结节性质,是良性还是恶性,二看对人体是否有影响、有危害。发现结节后,首先应由医生判断结节的性质,如果是无症状、不影响健康和外观的良性结节,可随访观察,暂时不进行治疗,选择动态观察。
但要牢记需要根据结节情况和个体特质及时复诊,不要等到出现恶性或者严重情况才去采取措施,到时候可能“小病养成大病”,为时已晚。
2.
误区:切了就能一劳永逸?
有些患者在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后就非常恐慌,心理压力很大,强烈要求医生将甲状腺切掉。但是,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其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对人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甲状腺功能不足,人的身体状态也会受到破坏。
虽然手术确实是最彻底的处理方式,但是不建议一发现结节就切除。一方面很有可能无法根除,还会再长,另一方面手术对人体也有一定的创伤。是否手术,要评估结节的性质,结节存在的影响和危害,是否处理的利弊衡量。
临床上发现结节后,应先进行首次评估,确定诊疗方案。如果采用的是随访方案,可能需要3到6个月甚至更长,比如1年复诊一次,保持动态监控。
3.
误区:结节大于3厘米,一定要全切?
结节大小并不是判断手术的绝对指标,比如说3厘米,这个数值只是一个相对界限而已,仅供参考。
选择是否进行切除的关键就是确定甲状腺结节的性质,如果是良性病变,并且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例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或者是淋巴结增大等,可以不用药物,也不用手术治疗。
如果经诊断发现是恶性结节,也是甲状腺癌,就需要做甲状腺手术。
4.
误区:甲状腺手术影响发声?
甲状腺结节手术切除分为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半切)和甲状腺全切术(切除全部甲状腺)。
目前的快速康复外科技术下,术后两天左右就可出院,2周左右基本上可恢复正常。
在手术过程中,因为距离支配声带活动喉部神经非常近,很多人会担心会造成声带运动障碍,王晋主任介绍,手术确实会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在切除甲状腺结节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影响声带活动导致发音变化的情况,有一定概率造成声音嘶哑,或发音的改变,但是发生概率极低。同时医生会采取针对性地保护措施来预防此类情况发生,大家无须过分担忧。
另外,对于良性、较大(大于等于3厘米),影响外观或者对患者产生心理压力的良性结节,可以采取微创消融手术,该方式具备创伤小、疗效明确、安全性高、患者恢复快的特点,同时也在最大限度保留甲状腺正常组织,对甲状腺功能影响轻微,术后多数无需服药。
此外王晋主任特别提醒:对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结节有不同的治疗方法,有的结节可以通过吃药观察,微创的方式,有的结节只能通过手术防止其进一步转移恶化,没有固定死板的治疗方法,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处理方式。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
线上挂号预约甲状腺三甲名医
点击“在看”分享给更多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