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声带白斑 > 饮食调养 > 教材里不会讲的经络,以及也许真是一团亮光
教材里不会讲的经络,以及也许真是一团亮光
又见面了,我今晚写了一会学校要求上交的读书报告,累了,正好回校前,在一个中医群里看到了一本名为《认识经络:现代科学视角下看中医》的电子书,我闲得没事,当小闲书看看,结果,我发现,这书刷新了我对于经络、穴位、得气的认识。所以,我就写写这本书的读书感吧,也当作再温习一下这本书。
这是清华大学一个学物理的前辈写的,所以,可以这么说,这是一本跨学科的探索中医学经络、药物作用的书籍,里面会有一些物理学名词,但是非常容易理解,毕竟,像我这样,高一学物理时,过了加速运动这个章节就听不懂,小测验考20几分的人,我都看懂了,而且,我觉得非常有趣,角度新颖,看完,不禁想起倪海厦老师说过,他认为中医学中的生理病理,中药在人体的作用,其实就是“时间、空间、速度、温度”,物理,万物都归于物理的范畴,只不过就像牛顿提出三大定律,后来爱因斯坦补充了相对论?(不知道我想的对不对,应该是爱因斯坦补充了牛顿理论的不足吧),比如人们先发现了分子,然后原子,原子下面还有更小的结构,用现代科学能说清楚的其实只是物理世界很小的部位。
先说说巡经感传
对于循经感传这么重要的经络现象,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组织了一个史无前例的研究大项目,称为“循经感传的研究”。由福建中医研究所胡翔龙大夫主持,共有28个单位参加,共调查研究了63,人,包括不同的民族和人种(除了国人,还有名非洲黑人、名英美德法等白人)。查结果表明,在这63,人中,78%的人受试者出现了“循经感传现象”。这项研究大量的统计数据和仪器测量表明,针灸并不是古人面壁虚构出来的童话故事,而是一种真实的东西,尽管当时人们还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循经感传现象”这一研究项目对这个问题还作出了定量的描述:只有86.7%的感传线路是与教科书上的经络图一致的,而其他人或其他情况下,即使在同一人身上,重复刺激同一穴位,一般都有1~2厘米的漂移。观察表明,当有些人生病时,“循经感传”的线路会出现大幅度的变化。有时感传会完全离开平时的线路,直奔病灶所在的地方。这种现象早就被记载在古书上了,并称为“气至病所”,而且很容易在临床上观察到。与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单向)不一样,“循经感传”是双向的。就是说,针刺激之后,“气感”同时往向心和离心两个方向爬行。“循经感传”的爬行速度也相当慢,只有每秒1~20厘米。比每秒2~米的神经传导要慢得多了。所以,“循经感传”也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神经传导,更不是体内的扩散传导。
因此,不得不承认,经络是不同于目前任何已知调节系统的,是一个未知的人体内调节系统。经络就不可能像血管或神经那样,具有固定的解剖结构。
穴位有多大?经络有多宽?
经穴上的低电阻现象,表明经络是某种电通道。所谓低电阻,就是穴位的电阻明显比非穴位的电阻低,换句话就是穴位的电导比非穴位的电导大。
也就是说,穴位的正中心电导最大,越远离穴位中心电导越小。
如果我们把这种电导等值线看成是地形图上的等高线,就可以看出,原来穴位并不像针灸铜人上的小洞洞,具有清楚的边界和明确的深度,而是像一座边界不清的小山峰。如果我们一定要问“穴位面积到底有多大”,那么我们首先就要明确,到底打算选择哪一条“等值线”。
经络就像是一道山脉似的东西,而穴位则像这道山脉的一座座山峰,这些就对于经络穴位形态的最新看法。
真好看,原来我们的身体里真的有山川河流、星辰大海!
同时,经络不但是某种电通道,也是某种声通道。比如声音从大肠经的商阳穴输入,信号可以传递至迎香穴。
许多用“软激光针灸”技术的西医医生发现:经络也是一个光通道。
同位素示踪技术表明:经络还是化学物质一个通道。核学方面的研究发现,在穴位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后,经脉循行线是放射性同位素的优势扩散线,也就是说放射性同位素是沿着经脉循行线来扩散的。
另一方面,流体力学技术的测定显示:经络又是一个液体的低阻通道。
复旦大学丁光宏博士所带领的小组,发现人体的毛细血管多数呈不规则状,唯独在穴位点附近的毛细血管呈规则的并行线状,而且平行于经络。经过流体力学的计算,发现只要在相邻的穴位间有一定的压力差,在人体的经络中就会形成管线外毛细血管间的组织液流场。这有点像海洋中的洋流,没有管子,但有水流。(我当时读到这里,心里的想法只有:我的天,好神奇)
经络到底是个什么结构
我们长期受还原论(化约论)的影响,形成了结构-功能的惯性思维。就是说,如果某个东西具有一定功能,一定要找到对应的结构,通过研究结构来揭示功能的原理。
经络系统对应的结构是怎样的呢?解剖学上从未发现。死人没有经络和穴位。
穴位是人体内电场强度最高的一些点,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所谓经络系统,相当于是人体内能量分布的一种描述方式。这种能量分布的形成,其实也是一种“结构”,现代物理学把它称为“耗散结构”。
“耗散结构”在物理学中也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只有30多年的历史,比经络的研究还要年轻得多。
耗,是消耗,散是散掉,从字面理解就是:消耗(能量)的会散掉的结构。听起来还是很抽象,没关系,举几个例子就能明白了。
在生活中,其实到处可以看到“耗散结构”。例如,瀑布就是典型的“耗散结构”。瀑布有啥特点?瀑布是一种动态结构,它只有当高水位的水不停地供应时才能存在,一旦高水位的水流停止,瀑布也就消失散掉了。瀑布这种结构存在的先决条件就是不停地耗能,所以称为“耗散结构”。
火焰也是典型的“耗散结构”,因为也只有不停地耗能,火焰才能存在,一旦能量供应停止,火焰也就马上消失。
为何解剖上发现不了经络?因为人死了,没有能量输入了,经络这种“耗散结构”就立刻散掉了,所以,只有活着的人身上有经络。同理,对于动物、植物也类似。这种能量,在中医学里“气”的概念范围里。
经络系统所对应的结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像血管、神经纤维、淋巴管那样的“静态结构”,而是一种“耗散结构”,并且是电磁驻波形成的“耗散结构”。
啥叫驻波?驻的意思是短时间的停留,比如驻扎、驻立等词汇。驻波呢,也可从字面理解,就是暂时停留下来的波。举几个例子就能明白啥是驻波了。
它的实现原理就是,这一根弦的两端被固定时,机械波就会在弦的端头上被反射回来,向着相反的方向前进。这向后行进的波与向前行进的波会“叠加”在一起,产生“驻波”。两个波的“叠加”,在物理学上有个专有名词,叫做两个波的“相干”,即“相互干涉”的意思。这个结构是在不断地消耗能量,所以叫“耗
散结构”。驻波,就是一种很特殊的耗散结构。
针刺治病的原理是什么
基于上一段的驻波理论讨论。
身体内能量的非均匀分布,主要就是一张立体的电磁驻波干涉图纹。如果
可以正确地改变这张干涉图纹,从而改变能量分布,不就可以帮助病人恢复健康了嘛。
事实上,这也就是上千年来针灸医生一直在做的事情。只不过在中医的理论中,没有电磁场、电磁波、干涉图纹、电场强度、耗散结构等现代科学概念,而是用气血循行、子午流注、得气、补法、泻法等另一套理论框架和语言系统,殊途同归啊。为什么一根小小的毫针,不带任何药物,就能对人体产生这样大的影响?针灸的针并没有把药水打进身体里去,为何也能治病!”
用物理学的语言来说:驻波干涉图纹的形状不单是由波的频率决定的,同时也是由谐振腔的边界条件决定的。要改变干涉图纹,或者说要改变驻波结构,有两种办法:一是改变波的频率,二是改变谐振腔的边界条件。
举个例子,从波的角度来看,小提琴的美丽琴身只是一只“谐振腔(resonantcavity)”,用来选择不同频率的驻波。同样,所有管弦乐器都是谐振腔,比如排箫、笛子。谐振腔一点点微小的改变就会导致驻波干涉图纹和本征频率(eigenfrequency)的大幅度变化。
只有把小洞打在关键的位置上,才能引起驻波干涉图案的大幅度变化。而这种位置一般是在能量密度最高的地方,也就是许多驻波的波峰集中的地方。
振动板上打一小洞洞,就能大大改变驻波形成的干涉图纹
毫针也可以有效地改变谐振腔的边界条件,从而有效地改变体内电磁驻波干涉图纹。体内的电磁驻波干涉图纹的改变,也就是改变了体内的电场分布和能量分布,从而来调节整个生理功能的运行。
为什么针灸的毫针不能乱扎一气,这个洞一定要扎在关键性的位置上,而这个位置就是穴位,而穴位又常常是电导最高点,也就是电磁驻波的许多波峰集中的地方。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扎在非穴位上也有效,因为整个谐振腔里一点改变,都可以影响波形。
whatever,接触到耗散结构和驻波这些概念以后,感觉它是最接近经络实质的理论啦。我们的祖先真的知道好多事情啊,我们现在发明各种仪器再去不断证明他们已经发现的东西,只不过,我们换了一种语言去表述它而已。程凯老师说:知识可以分成四种,我们知道我们知道,我们知道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我们知道。也许,经络、穴位就是我们不知道我们知道的东西吧!知觉,知和觉不是一个层面的,知是理智的,有逻辑的,后天学习的,觉是先天的本能,我们不知道我们知道,也许就是觉有知没有的范畴。到这里,说了四个问题,把我认为这本书里最精华的东西简单介绍了一下,此书后面内容就是基于这些基本原理探讨艾灸、气功、针灸推拿、脉诊等中医内容的作用原理。内容翔实,有兴趣的童鞋在文末提走电子书自己阅读吧!这位物理前辈除了探究了经络的实质,还探究了灵魂、古印度文化中的脉轮学说。我前天开始看《认识灵魂》,现在看了还不到五分之一,总之,刷新认识。作者开始研究灵魂始于偶尔认识了一个美国人--爱德加?凯西。是一个站起来和别人一样,躺下却和别人不一样的人。正如人们常用来讲他的,“醒来是个没文化的乡巴佬,躺着却是个先知。(anyway,读到这里我真的不厚道的笑了)。这人是个灵媒,有点类似中国所说的巫。通过通灵来给人诊病、治病。
一个案例:
第一个故事是一个医疗解读,故事的主角是一个6岁的女孩,名叫艾米(Aime)。艾米在2岁左右时,一场流感后,她的智力的发育不仅完全停止,而且还在渐渐倒退。她忘记了父母的名称,对家庭地址毫无记忆,每天只知道搭积木和发呆。在过去的4年间,父母为爱女请遍了全城医生,全州名医,带她去看了最好的儿科专家,一次又一次,无功而返。医生们的结论大同小异:艾米的病无法治愈。最后一位为艾米看病的医生给出的诊断是:起因于2岁时的白喉传染病,导致了脑部的功能紊乱。并断言此女的生命不会维持太久,因为他所知的9个有记录的同样病例,全部不治!与所有其他医生的医疗报告不一样,凯西解读报告指出,艾米的病起源于年2月,她刚2岁零1个月的一天。她同她妈妈坐车回家,下车时滑了一下,跌坐在地上,后脊椎碰了马车
的踏步。虽然她马上站了起来,并跳着回家,但挫伤留下了。病菌通过此处,进入脊椎,她身体的防卫系统开始紧急工作在受损部位形成保护膜。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护膜在增厚,于是挤压了神经系统和脑部的供血循环。她的脑部就一片空白。可以采用正骨疗法给艾米治疗,“她的脑部将在8天左右变清晰,3个月内将完全复原……”随后的几天里,艾米开始叫妈妈,然后爸爸。20天后,她自己可以一个人坐在椅子上用剪刀剪纸了。三个月后,艾米成为一个正常的6岁儿童。一年后,艾米更为健康,甚至成为全班的尖子学生。
凯西一生最大的遗产是就他的解读,自年3月31日,为了解决自己声带不能发声的问题,给出了第一个解读开始。到年9月17日的最后一个解读为止。整理出的有记录的解读共有个。
通灵,俗称人肉天线,就是比喻跟收音机差不多,大家都知道,把收音机调到某个波段就能收到某个电台的无线电信号,通过收音机的解码播放,就能听到声音了。通灵,跟这个过程类似,不过收音机换成了肉体,无线电信号换成了宇宙的某种信号,当肉体进入某个频率状态时就能连通接收了,不管是人体还是收音机,起到的都是管道的作用,连接器的作用。读取的信息来自阿卡西记录,就是宇宙一个大记录器,小到你的一个懒腰,这个信息都记载在阿卡西记录里。
每个灵魂不只活一世,而是多世。
肉体也许只是灵魂在此世的一个实体,生命的本质是这个终有一天会腐烂的肉体吗?
国内其实很少有人会相信轮回,轮回转世在国人眼中是个宗教色彩很浓的字眼,并且被不信轮回的人斥为迷信、唯心。但在西方它已成为一个学术分支——轮回学(Reincarnation)。
让我们看看一个做学术非常严谨的教授的研究成果。
史蒂文森(IanStevenson)教授,主要研究的是能回忆起前世的儿童,采用了立案调查的研究方法。
他退休前担任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知觉研究系主任。立案调查这种传统的科学研究方法,可归纳为「发现对象」,即首先要找到一个能够记忆前生的一个孩子;然后「获取数据」,开始进行搜集资料;然后「立案质疑」,然后「当面取证」,甚至要找到那个孩子前生所在的家庭来找证据;最后「追踪观察」,然后「写出报告」。这是一种传统的逻辑思维,这种研究方法客观性强、可信度高,不过这种方法的问题是,它花的时间太长了。因为一个案例,从发现对象,到研究立案、核实调查,都总得要几年的时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不得不说,够费时间和精力的)。
年,史蒂文森教授在美国心灵研究学会的杂志上发表了《往世回忆的证据》一文,举世哗然,后来被誉为是现代西方轮回研究的开山之作。自年开始,他便不知疲倦地奔波于世界各地,收集、整理和验证那些来自不同国家的轮回案例。史蒂文森教授一生40多年来,搜集和研究了多个证实有生死轮回的案例。他的研究对象主要都是两到七岁的儿童,这些儿童能够回忆起自己的前世,所说出来的情况,都是过去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前发生的事情,而且居然把这些细节都描述得那么细致、真实,一一都被核实了。他每个案例都是认真的、一丝不苟的来进行调查研究,所以也深受美国的科学界、学术界的高度赞赏。年,史蒂文森教授出版了他在轮回转世研究中的第一本书《二十案例示轮回》(TwentyCasesSuggestiveofReincarnation),这在当今世界范围内的轮回转世研究中,仍是最具学术价值和权威性的参考书。书中的20个轮回转世案例,是他在-年间从印度、斯里兰卡、巴西、黎巴嫩和美国的阿拉斯加收集、整理和验证过的案例的一部分。-年出版的《轮回型案例(四卷本)》,加上作者第一本书(共有64个案例),澄清了一个事实:无论你对这些案例作怎样的解释,你都得承认,对前世的记忆是一个反复出现多次的现象,而决非什么罕见的反常行为。
史蒂文森教授于年在美国《科学探索》杂志上发表了篇题为《胎记和先天缺陷与死者所受伤吻合》的论文,通过对大量案例的分析后认为,人身上的胎记与前世受到的刀伤、枪伤、致命伤有关,身体的先天缺陷也与前世的遭遇有关。论文引用下图进行说明:图片Fig.1是史蒂文森在印度的一个研究对象的胸部胎记(图中白斑)照片,这个印度孩子声称自己的胎记是在前世遭受枪支近距离射击所致,这枪使他的前世MahaRam身亡,转世后成为了他。史蒂文森通过艰苦的查找,最终找到了MahaRam死亡时法医提供的验尸报告,发现伤情与胎记完全吻合,图片Fig.2来自该报告。(下面这图)
也许,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此书后文中探讨了“濒死体验”,这个词学医的朋友们应该都不陌生,以及一些疾病和发生冲突的关系是否可以从前世中找到根源。
写不了啦,朋友们可以自己去看。
牛顿晚年转而研究神学,也许,我们不知道的物理被称之为“神”,因为人们总是对还无法解释的东西感到敬畏,它们有种超越一切的力量感。
读这种书津津有味,我,果然不是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
脉轮,是古印度的一种人体能量理论,让人惊奇的是,七大脉轮,中心其实就是督脉和任脉上的几个重要穴位,比如百会、神阙、关元。这本我没看,慢慢看,不着急。
中医里一直有“反观内视”的说法,古印度也有先人能观察到类似的现象,然后用了不同的语言表述它们。
哲学史上的佛陀、孔子、苏格拉底都诞生在一个不算太长的时间区域里,这个时间带被称为“轴心时代”。
如果类似阿卡西记录的宇宙“大机器”真的存在,如果通灵确实能被反复验证,那么它背后一定有某种规律,这种规律简化成数字。在《黄帝内经》中,能通灵的人,上古天真论中的真人,他能直接感受到宇宙变化及其规律,如果达不到这种境界,真人把规律用数字记录下来,让大家可以通过数字的演算来接近宇宙的规律,这,也许就是易经卦象能预测吉凶的本质。
曹操的诗句“星汉灿烂”中星汉一词指银河,“汉族”其实来源就与银河有关,古人们的宇宙自然观很大。
好了,细心的朋友们已经发现了,本文中所有图片都来自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