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声带白斑 > 饮食调养 > 给小宝宝扎手指检查血常规采的多,是科技退

给小宝宝扎手指检查血常规采的多,是科技退



在这里,每个人都把你当亲人对待

去检验科给一个小宝宝扎手指,采个血常规。

小朋友不是特别配合,稍哭闹,我也加快了速度,希望能尽快的结束。陪在一旁的奶奶还是姥姥估计心疼孩子,看到我用采血管刮了两三下了还在继续,婉转的说:“我们以前化验的时候,都是一滴血就行了,现在是不是科技退步了。”

在现场,我简单的跟她解释了一下。回来想想,可能不止一位患者有这样的疑问,那我就具体说说,为什么血常规现在不推荐用一滴血检测了。

从90年代末期开始,随着希森美康K-21全血分析仪的普及,它自带的一种稀释法测血常规的模式开始被大量应用。稀释法的具体方法是:用一次性微量采血管取20ul血(确实就是一滴的量),用乳胶吸头打到定量的稀释液里,上机检测,仪器自动乘以稀释倍数,检测结果就出来了。

就是这样的微量采血管和吸头----估计能引起好多同学亲切的回忆。

设计这个功能的初衷,肯定是为了减少采血量。但现在,医院,在常规工作中,摒弃了这个功能呢?

总结起来,大体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个原因是,稀释的标本只能用于仪器检测,如果有复检的情况,就需要再去扎患者一针。

我们知道,血常规里有很多项目: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如果某一个项目过于异常,达到了复检规则中规定的标准,作为检验技师,就得取一滴全血,涂片,染色,镜检,来确认这种异常,并确定这种异常不是意外造成的。

这是潍医院(原山东潍医院)检验科执行的手工分类标准。医院会根据自己的情况稍有调整,但基本逻辑都是一样的。

染色前和染色后的涂片是这样的

然后在镜下观察。看看各种细胞的形态、大小、分类有没有异常,如果有的话是哪种;血小板减少是真的减少,还是因为有聚集……可以说,在细胞异常的疾病中,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台仪器能完全替代显微镜,就对这种疾病做出诊断。

来,看看我们的镜下世界

(1.红箭头:红细胞2.蓝箭头:淋巴细胞3.黑箭头:血小板)

哎呀一说到专业就拉不回来了。对,咱们说的是为什么不用一滴血化验血常规。上面说的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复检要用到全血。

还有一个原因,是关于检测的准确性。

稀释模式下,我们需要多次测量。稀释液要量准确了,20微升的血要量准确了,上机检测的结果才能是准确的。这个并不是说,我好好的量,它就肯定是准确的,因为每一次测量,都会有那么一点点的小误差。比如我量的是20微升血,但这个范围,可能就在19.5-20.5微升之间。测量的次数越多,准确性越差,这是真理。

那么,仪器的厂商生产了这个功能,就没有一点用处了吗?其实也不是,临床上有很多我们想象不到的情况。比如重度烧伤的患者,取血就是困难,我们还需要监测他的感染情况或贫不贫血,就可以用稀释模式;或者是有患者是特定的抗凝剂引起的血小板聚集,用普通的血常规管采血检测血小板就低,也可以用稀释模式……

应该明确的说,现在是科技越来越进步了,即使全血检测,我们采大约微升的血液,就能满足上机的血常规检测,涂片复检等需求了。所以,现在看来,以前推崇一滴血的时代,可能是科技走了一段弯路吧。

健康-

医院官方网站







































北京最好白癜风知名医院
北京白癜风治疗一般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ljw.com/ystl/3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