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声带白斑 > 饮食调养 > 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了,可能是喉癌发出的信
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了,可能是喉癌发出的信
医院订阅哦!
嗓音
被称为人的第二张脸
很多情况下
我们可以根据嗓音识别某个人
日常生活中
悦耳动听的声音能令人愉悦
但嗓音疾病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4月16日是世界嗓音日
今年的主题是——
珍爱嗓音,从我做起,世界因你而动听
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储俊才提醒:
当出现嗓音嘶哑、发音费力等情况时,可能预示着某些嗓音疾病,医院就诊。
一天打几十个电话
保险销售员患上声带息肉
50岁的市民李女士是一名保险销售员,经常需要和人沟通,每天光是电话就要打几十个。一年前,李女士发现自己的嗓子很容易疲累,说话时有嘶哑,刚开始她没在意,觉得休息两三天,吃点咽喉含片,多喝点水就能恢复。后来,医院就诊,确诊为双侧声带息肉,进行了息肉摘除手术。
出院不久,李女士很快又回到了工作岗位,她仍然保持着不良的用嗓习惯,疏忽了对嗓音的保护。一年不到的时间,李女士又出现嗓音嘶哑、咽喉不舒服等症状,无奈之下她来到医院,医生通过电子喉镜检查后发现,她的双侧声带新生了两处息肉。
医生在喉镜下为李女士进行了微创手术,20分钟后摘除了息肉。术后第二天李女士就能正常饮食,半个月“休声”期过去后,李女士恢复得挺好,她向家属保证再也不敢过度用嗓了。
医生为患者做电子喉镜检查
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储俊才说,声带息肉是一种常见疾病,主要是由不良生活习惯、发声不当、用嗓过度引起的,每年四人医都会开展几百例声带息肉手术。对于职业用嗓者,如教师、歌唱家、销售员、教练等,建议尽量不要大声喊叫,避免出现声嘶力竭的情况,避免长时间说话,不要吃过于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忌烟酒,减少对嗓子的刺激。
烟不离手酒不离口
七旬大爷患喉癌永久失声
72岁的赵大爷平日里烟不离手,酒不离口。4年前,赵大爷出现声音嘶哑的症状,接受了声带白斑夹除手术,术后赵大爷的嗓音恢复了正常。医院复查过,也一直没有戒烟。前不久,赵大爷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症状,来到了四人医耳鼻咽喉科。储俊才检查发现,赵大爷的喉部双侧都有肿物,经病理活检确诊为喉癌,与家属沟通后,为其进行了全喉切除手术。
“喉部切除后,就不能发声了,赵大爷的生活质量也受到了影响。”储俊才说,声带白斑可被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容易恶变,应做到3-6月定期随访,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喉癌如果不及时处理的话,患者的声音嘶哑会越来越严重,随着肿瘤的增长,也会导致患者呼吸困难,存在窒息死亡、肿瘤转移等风险。
储俊才说,同样都是声音嘶哑,李女士和赵大爷的诊断结果却完全不同,由此可见,相同的症状并不代表相同的疾病,有时会差之千里。嗓音与我们的身心健康、生活规律、饮食习惯和体力锻炼等有着密切的关系,造成嗓音变化的疾病除了简单的喉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良性病变,还有可能是声带白斑、喉角化症、喉乳头状瘤等癌前病变,或是包括喉癌在内的咽喉恶性肿瘤。
医
生
提
醒
普通人群7.5%患有嗓音疾病
掌握护理嗓音的正确方式
什么是嗓音疾病?据了解,嗓音疾病是指由喉发出的声音在音调、响亮度或音质上的异常,影响语音的产生。7.5%的普通人群患有嗓音疾病。
储俊才说,如今我国嗓音疾病逐年增多,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导致嗓音疾病的原因很多,嗓音滥用、大声喊叫、频繁清嗓、辛辣饮食、烟酒刺激、性格急躁、食道咽喉返流等,都是诱发嗓音疾病的因素。
声带是人与人之间沟通发声的物质基础,声音就像人的指纹,是一个人的标识,一旦损坏就无法修复,储俊才说,嗓音疾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声音嘶哑、咽喉疼痛、咽喉干燥、喉痒咳嗽、喉中黏痰、咽喉部异物感等,一些患者还伴有呼吸困难、吞咽困难、言语不清等症状,少部分患者会出现痰中带血、咯血等。
在日常生活中,嗓音疾病的预防和嗓音保健怎么做呢?
储俊才给出了以下一些建议: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预防嗓音疾病,戒烟禁酒,保证健康饮食、健康作息和充足睡眠;
◆合理用声也能预防嗓音疾病的发生,普通人群应掌握科学的发声方式,控制好音量,不要频繁清嗓,把握好音调,不要过于尖锐或低沉。变声期青少年应适当减少用嗓时间,必要时配合做好语言训练治疗。感冒、经期、身体疲劳时,少说话。更年期人群尽量不要发脾气或与人争吵。老年人应多喝温开水做好防护措施,儿童应避免嗓音滥用。
如果市民出现一周以上的持续性声音嘶哑,且症状渐进性加重、没有好转的话,医院进行电子喉镜检查,明确病因,针对不同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
泰州晚报记者
徐瑶
编辑
刘峰
美编
顾静
点一下你会更好看耶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