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声带白斑 > 患病危害 > 化学运行与检修1000问之二

化学运行与检修1000问之二



第二章:电力安全规程部分

第三节:安全规程部分

38、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证人(值长、运行班长或指定的值班人员)应对哪些事项负责?

答:工作票签发人应对下列事项负责

(1)工作是否必须和可能。

(2)工作票上所填写的安全措施是否安全地进行。

(3)经常到现场检查工作是否安全地进行。

工作负责人应对下列事项负责:

(1)正确安全地组织工作。

(2)对工作人员给予必要指导。

(3)随时检查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是否遵守安全工作规程和安全措施。

工作许可证人(值长、运行班长或指定的值班人员)应对下列事项负责:

(1)检修设备与运行设备确已隔断。

(2)安全措施确已完善和正确地执行。

(3)对工作负责人正确说明哪些设备有压力、高温和有爆炸危险等。

39、事故抢修工作如何办理工作票手续?

答:事故抢修工作(指生产主、辅设备等发生故障被迫紧急停止运行,需立即恢复的抢修和排除故障的工作)可不填用工作票,但必须经值长同意,预计抢修工作时间超过4小时的,仍应填用工作票,夜间如找不到工作票签发人,可先开工,至第二天白班上班时抢修工作仍需进行的,则应办理工作票手续。

对上述可不填用工作票的事故抢修工作,包括运行人员排除故障工作,仍必须明确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按《安规》规定做好安全措施办理工作许可和工作终结手续,工作许可人应将工作负责人姓名、采取的安全措施、工作开始和结束时间记入值班记录。

40、工作票中安全措施部分应填写哪些内容?

答:工作票中“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一栏,应主要填写以下内容:

(1)要求运行人员做好的安全措施。如:断开电源、隔断运行设备联系的热力系统,对检修设备消压、吹扫等。

(2)填写时应具体写明必须停电的设备名称(包括应拉开的开关刀闸和保险等),必须关闭或开启的截门(应写明名称和编号),并悬挂警告牌,还应写明按《安规》规定应加锁的截门。

(3)要求运行值班人员在运行方式,操作调整上采取的措施。

(4)为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5)防止检修人员中毒、窒息、气体爆燃等特殊安全措施。

41、工作票中“运行人员补充安全措施”一栏,应填写哪些内容?

答:应填写以下内容:

(1)由于运行方式和设备缺陷(如截门不严等)需要扩大隔断范围的措施。

(2)运行值班人员需要采取的保障检修现场人身安全和设备运行安全的运行措施。

(3)补充工作票签发人提出的安全措施。

(4)提示检修人员的安全注意事项。

(5)如无补充措施,应在本栏中填写:“无补充”,不得空白。

安全措施和补充安全措施应适当分项,并顺序编号,工作许可人执行完一项后,在措施执行情况栏先写明措施对应的编号,再划一个钩(√)。如使用安全措施附页,则该附页上必须写明对应的工作票编号。

42、如何执行安全措施?

答:(1)热力设备检修需要断开电源时,应在已拉开的开关、刀闸和检修设备控制开关的操作把手上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警告牌,并取下操作保险。

(2)氢气、油系统等易燃、易爆或可能引起人员中毒的系统检修,必须关严有关截门后立即在法兰上加装堵板,并保证严密不漏。

(3)汽、水系统、公用排污疏水系统检修必须将应关闭的截门、闸板、挡板关严加锁,挂警告牌。如截门不严,必须采取关严前一道截门并加锁,挂警告牌或采取经车间批准的其它安全措施。

43、工作负责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进入工作现场?

答:工作许可人将工作票一份交工作负责人,自持一份共同到施工现场,由工作许可人向工作负责人详细交待安全措施布置情况和安全注意事项,工作负责人对照工作票检查安全措施无误后,双方在工作票上签字并记上开工时间,工作许可人留存一份,工作负责人自持一份,作为得到开工的凭证。工作负责人即可带领工作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44、检修工作中,工作负责人应做好哪些工作?

答:(1)工作开始前,工作负责人应将分工情况、安全措施布置情况及安全注意事项向全体工作人员交待清楚后,方可下达开工命令。

(2)工作负责人和工作许可人不允许在许可开工后单方变动安全措施。如需变动时,应先停止工作并经双方同意。

(3)工作负责人因故需要离开工作现场,应指定能胜任的人员临时代替。如工作中需要变更工作负责人,应经工作票签发人同意并通知工作许可人在工作票上办理工作负责人变更手续。

(4)工作任务不能按批准完工期限完全成时,工作负责人一般应在批准完工期限前两小时向工作许可人(班长、单元长或值长)申明理由,办理延期手续。

(5)对需要经过试运检验施工质量后方能交工的工作,或工作中间需要启动检修设备时,如不影响其他工作班组安全措施范围的变动,工作负责人在试运前应将全体工作人员撤至安全地点,然后将所持工作票交工作许可人。

(6)工作许可人认为可以进行试运时,应将试运设备检修工作票有关安全措施撤除,检查工作人员确已撤出检修现场后,联系恢复送电,在确认不影响其他作业班组安全的情况下,进行试运。

(7)试运后尚需工作时,工作许可人按工作票要求重新布置安全措施并会同工作负责人重新履行工作许可手续后,工作负责人方可通知工作人员继续进行工作。

(8)如果试运后工作需要改变原工作票安全措施范围时,应重新签发新的工作票。

45、工作结束前遇哪些情况,应重新签发工作票,并重新进行许可工作的审查程序?

答:(1)部分检修的设备将加入运行时;

(2)值班人员发现检修人员严重违反安全工作规程或工作票内所填写的安全措施,制止检修人员工作并将工作票收回时;

(3)必须改变检修与运行设备的隔断方式或改变工作条件时;

46、工作票应如何填写、保存?

答:(1)工作票应用圆珠笔或钢笔填写一式两份,经工作票签发人审核签字后,由工作负责人一并交给工作许可人办理许可手续。

(2)工作票不准任意涂改。涂改后上面应由签发人(或工作许可人)签名或盖章,否则此工作票应无效。

(3)许可进行工作前,应将一张工作票发给工作负责人,另一张保存在工作许可人处。

(4)许可进行工作的事项(包括工作票号码、工作任务、许可工作时间及完工时间)必须记在运行班长(或值长)的操作记录薄内。

(5)全部工作结束后,工作人员退出工作地点,工作负责人和运行班长(或值长)应在工作票上签字注销。注销的工作票应递交所属单位的领导。

工作票注销后应保存三个月

第四节:试验室防护制度

47、实验室有关防火和灭火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实验室中不仅经常使用易燃、易爆、自燃以及强氧化剂等类药品,而且还要经常进行加热、灼烧、蒸馏等实验操作,存在着火的可能。因此要了解和掌握有关防火、灭火的知识和技术。

(一)防火

(1)对易燃、易爆、自燃、强氧化剂等类药品,一定要妥善保存。

(2)进行加热、灼烧、蒸馏等试验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使用易挥发可燃试剂(如乙醚、丙酮、乙醇等)时,要尽量防止其挥发,要保持室内通风良好。绝不能在明火附近倾倒、转移这类易燃溶剂·

(4)易燃气体(如甲烷、氢气等)钢瓶,绝不要直接放在室内使用,要放在室外。

(5)要定期检查电器设备、电源线路是否正常。要遵守安全用电规程,防止因电火花、短路、超负荷引起线路起火。

(6)室内必须配置灭火器材。灭火器材固定放置在便于取用的地点,并要定期检查其性能。

(二)灭火

(1)发现起火,要立即切断电源,关闭煤气,扑灭火源,移走可燃物。

(2)针对着火源的性质,采取相应的严灭火措施:

如为普通可燃物,如纸张、书籍、木器等着火,可用砂子、湿布、石棉布等盖灭;衣服着火时,应立即离开实验室(绝不要慌张、乱跑),可用厚衣物、湿布包裹压灭,或躺倒滚灭,或用水浇灭。若在敞口容器中燃烧,如油浴着火,可用石棉布盖灭。但绝不能用水!若是有机溶剂洒在桌面、地面上,遇火引燃,可用石棉布、砂子等盖灭,绝不能用水!

(3)若火势较大,除及时报警外,可用灭火器扑救。

(4)水虽是常用的灭火材料,但在化验室起火时,若要用水,应十分慎重。因为有的化学药品比水轻,会浮于水上,随水流动,反而可能扩大火势;有的药品能与水反应,引起燃烧,甚至爆炸,致使灾上如灾。所以,除非确知用水无害时.尽量不要用水。

灭火器使用范围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如下表6所示:

灭火器类型

适用范围

禁用范围

注意事项

泡沫灭火器Al2(S04)3和NaHCO3

一般物质着火、有机溶剂、油类着火

电器着火——泡沫导电

①使用时,如倒置、摇匀后仍不喷射泡沫,要立即检查喷嘴是否堵塞,如堵塞,要迅速将其弃于远处,以防爆炸。②不宜用于精密仪器、贵重资料灭火。

二氧化碳灭器(CO2)

电器、贵重仪器、设备、资料着火。小范围的油类

化学药品着火

①手要握在喷射口的橡胶部位,不要触及金属部分,以免冻伤②不伤物品,不留痕迹

四氯化碳灭火器(CCl4)

电器着火

K、Na着火会引起CCI4会剧烈分解,甚至爆炸CS2、CaC2着火

①有毒!注意风向,要站在上风处使用②尽量不用它,以免中毒③不留痕迹

干粉灭火器(NaHCO3、润滑剂防潮剂)

油类、有机物、遇水燃烧的物质着火

不宜用于精密仪器,严重沾污

灭火器(CF2CLBr)

精密仪器、电器着火

灭火效率高。不白痕迹。通用,但价格贵

49、实验室防爆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爆炸往往会比着火造成更大的危害,因此使用爆炸品如苦味酸等要格外小心。有些药品虽然单独存放或使用时比较稳定,但若与其它药品混合,就会变成易爆物品,十分危险(见表7)。有些气体,本身易燃,已属危险品,若再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明火就会爆炸,变得更加危险(见表8)存放使用时都应格外小心。

表7:易爆混合物

主要物质

互相作用的物质

引起燃烧、爆炸的因素

后果

HNO3(发烟)

KCl04

KMnO4

NH4N03

Na2O2

K、Na

S

P(红)

P(白)

CL2

丙酮

有机物

乙醇、有机物

乙醇、乙醚、汽油

锌粉和少量水

有机物

氯酸盐、二氧化铅

氯酸盐、二氧化铅

空气、氧化剂、强酸

氢、甲烷、乙炔

过氧化氢

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

浓HzSO

相互作用

磨擦

相互作用

捶击、加热

相互作用、加热

相互作用

阳光、光照

相互作用

燃烧

爆炸

爆炸

爆炸

燃烧

燃烧、爆炸

爆炸

爆炸

燃烧、爆炸

燃烧、爆炸

燃烧、爆炸

表8:可燃气体城蒸气的燃点及其与空气混合时的爆炸范围

名称(化学式)

燃点

(℃)

空气中的含量(%)

名称(化学式)

燃点

(℃)

空气中的含量(%)

上限

下限

上限

下限

氢(H2)

75

4.1

一氧化碳(CO)

75

12.5

氨(NH3)

27.4

15.7

硫化氢(H2S)

45.4

4.3

甲烷(CH4)

15

5.0

苯(C6H6)

8.0

1.4

乙烷(C2H6)

14

3.0

甲醇(CH2OH)

36.5

6.0

乙烯(C2H4)

33.5

3.0

乙醇(C2H5OH)

18

4.0

乙炔(C2H2)

82

2.3

50、实验室防毒工作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化验室中接触的有毒药品,对人体的毒害途径和程度各不相同。有些气态或烟雾状毒物,如CO、HCN、CL2、NH3、酸雾及有机溶剂蒸气等,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的,有些是操作时不慎沾在手上,洗涤不干净,在饮水进食时经消化系统进入人体的;或者,手上有伤,通过伤口进入血液而致毒,如氰化物、砷化物、汞盐、钡盐等毒品:有些则是因触及皮肤及五官粘膜进入身体的,如Hg、SO2、SO3、氮的氧化物等。化验室常用毒物的中毒症状及防护知识见表9。

因此,凡涉及毒品的操作,必须认真,小心,手上不要有伤口,实验完后一定要仔细洗手,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一定要在通风柜中进行,并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表9:常见毒物中毒症状及防护

毒物名称

(化学式)

中毒症状

防护要点及急救处理

氯气

(CL2)

经呼吸道、粘膜、皮肤可使人中毒。吸入C12后,粘膜受刺激引起咳嗽、咯血,胸部有压迫感,呼吸困难。大量吸入会引起肺水肿,昏迷。眼受刺激后眼酸痛、流泪,鼻咽粘膜受刺激,会引起发炎。

①室内通风良好,操作时带口罩。

②眼受刺激时用2%苏打水冲洗,咽喉疼痛时可吸入2%苏打水热蒸汽。③重患者应保温、吸氧,注射强心剂,离开现场。

硫化氢

(H2S)

由呼吸道吸入,与呼吸酶中的铁质结合,降低酶的活性,可使中枢神经系统中毒,引起延髓中枢麻痹,轻度中毒时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重度中毒时呼吸短促,意识突然消失,昏迷以至死亡。

①室内通风良好。②感到不适时,立即离开现场,呼吸新鲜空气。③感受刺激时,用2%苏打水冲洗,或用硼酸水湿敷。

二氧化硫

(SO2)

对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流泪疼痛、咽干,吸入后刺激气管,引起支气管发炎,大量吸入能引起反射性声带痉挛、喉头水肿以至窒息。

①立即离开现场,呼吸新鲜空气。

②眼受刺激时,用2%苏打水冲洗。

氮氧化物

(N02、NO等)

对呼吸道有损害作用,吸入后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支气管炎、肺炎和肺水肿,还要能引起眩晕+痉挛、多发性神经炎等;吸入高浓度时可迅速出现窒息、死亡、损害粘膜,引起口腔、咽喉粘膜肿张充血。

①立即离开现场,呼吸新鲜空气。②静脉注射50%葡萄糖20~60mL③对症使用止咳、镇静剂、抗菌素。

(NH3)

强烈刺激眼睛、流泪,长时间接触能引起喉炎、声带嘶哑,高浓度大量吸入可引起肺炎。浓氨水(NH3·H2O)溅入眼内,可引起角膜表层溃疡、穿孔。

①室内通风②操作氨或浓氨水时,要带口罩或瞬时停止呼吸③溅入眼内时,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3%硼酸冲洗,最后用青霉素眼膏涂抹。

(Br2)

由皮肤接触或吸入中毒,均可产生皮疹,吸入后可引起咽炎、疼痛、咳嗽、流泪等。

①在通风柜内、带胶皮手套操作。②若溅在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医院治疗③若吸入后,应立即离开觇场,医院治疗

一氧化碳

(CO)

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与血色素结合,使其丧失运氧能力,引起全身严重缺氧,产生中毒。轻度中毒时头晕、恶心、全身无力,甚至意识不清、出现幻觉、错觉等;重度中毒时立即陷入昏迷,呼吸停止而死亡。

①将中毒者立即抬到新鲜空气处,注意保温。②对停止呼吸者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并给氧气。③注射可拉明等强心剂。④大量使用时需带防毒面具

氟化氢

(HF)

由呼吸道进入人体,腐蚀骨骼、造血神经系统、牙齿、皮肤、粘膜等,其水溶液即为氢氟酸,溅在皮肤上引起难以忍受的灼痛。

①严格按规程操作,特别注意带好胶皮手套。②溅在皮肤上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5%小苏打水洗,涂以甘油一MgO糊。医院。

可溶性钡盐(Ba2+)

误服后食道、胃有烧灼感,呕吐、腹痛、血压下降以致心肌麻痹而死亡。

误服后立即用l%Na2SO4溶液洗胃,使可溶性钡盐变为沉淀,毒性失效。

汞(Hg)及汞盐

绝大多数为慢性中毒,损害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初期口内有金属味、流涎、咀嚼时牙痛、齿龈出血、嗜睡、头痛、记忆力减退、手指、舌头出现震颤。中毒途径主要是吸入汞蒸气和伤口触及汞盐。

①使用Hg时,容器要放在光滑的瓷盘内,散落的汞要尽力设法回收,并在有汞迹的地方撒上硫磺粉。环境温度不宜太高。②保存汞的容器中,必须用水封盖汞面。③使用汞盐要严格控制,专人保管。

砷(AS)及砷化物

急性中毒,误服后不久即咽干、口渴、呕吐(有血)、腹泻、头剧痛、心力衰竭至死。慢性中毒,毛发脱落、指甲萎缩变松,皮肤色素沉淀。

①操作有砷化物蒸气的实验时,必须带口罩或防毒面具。②急性中毒要医院。③定期体检

磷(P)及磷化物

误服后口腔有烧灼感,呕吐物呈黑色,腹痛、肝肿大,出现黄疽,便尿血。重者呼吸衰竭,可致死亡。慢性积累性中毒,可使骨质松脆,以致坏死,直接接触磷可引起严重灼伤。

①内服中毒者,速用0。1%CuSO4溶液催吐洗胃(也可用1:的KMnO4,溶液)。②皮肤接触,用水冲洗、浸泡,再用2%CuSO4溶液洗、泡。

铅(Pb)及铅盐

主要是慢性中毒,损害消化道及造血系统,常见头昏、头痛、全身无力、便秘,齿龈边缘出现蓝黑色铅线。肚脐周围常有发作性剧烈难忍的疼痛(铅绞痛)。

①严格安全措施,注意个人防护。②定期体检,发现铅中毒,除及时治疗外,必要时调换工作。

铬(Cr)的化合物

主要损坏皮肤、粘膜、消化系统。初期出现红点(发痒),以后侵入深部以致骨头,难愈合。能使粘膜发炎、溃疡,引起肝肿大、肾炎。

铬疮及皮炎可外敷5%—10%的EDTA油膏或Na2S油膏。

镉(Cd)及其化合物

多因蒸气、烟雾的吸入而中毒,口内有甜味,全身疲乏,引起肠胃炎肾炎、上呼吸道炎症。

①注意在通风良好的条件下操作。②轻度中毒时,大量饮水,安静休息,严重时用1%小苏打水洗胃。

甲醇(CH30H)

损害神经系统,引起视神经疾病,吞服后立即引起恶心、呕吐、全身青紫,甚至立即死亡。

①通风良好②严禁当乙醇使用③医院急救

三氯甲烷(CHCL3)

侵入内呼吸道,急性能刺激粘膜,淌泪、流涎;慢性能引起消化不良,长期接触能损害肝脏。

①通风良好。②急性中毒时移至新鲜空气处。③严禁紫外光照射,以防变为毒性更大的光气。

四氯化碳(CCL4)

急性中毒:头眩晕、激动、视眼缩小,呕吐、右上腹疼痛、肝肿大、黄胆、转氨酶增高;慢性中毒:神经衰弱,胃肠功能紊乱。

①通风良好,使用时不要滴洒在台面上②急性中毒时,立即移至空气新鲜处,施行人工呼吸,必要时输氧。

乙醚(CH3CH2O)

由呼吸遭吸入体内,刺激粘膜,引起头痛、头晕、麻醉。

①通风良好②中毒时立即离开现场,到空气新鲜处休息

苯(C6H6)及其同系物

急性中毒:轻者如醉洒,重者呕吐、昏迷,肌肉痉挛,抽搐、血压下降,呼吸衰竭。慢性中毒:损害造血、神经系统、鼻腔、牙龈出血、皮肤粘膜出血,便血、月经过多,头痛、头晕、全身无力

①通风良好②尽量用其它无毒或低毒溶剂代替③医院输血,全身性中毒可用10%Na2S注射液,并需作全面检查治疗。

51、试验室急救常识有哪些?

答:试验室中有时会遇到割伤、烫伤、化学烧伤、炸伤等意外情况,必须先作紧急处置,医院治疗。

特别要注意的是化学烧伤。遇到化学烧伤,要立即用大量流水冲洗,消除皮肤上的化学药品,并针对有害药品的性采用相应的药剂处理。(见表10)

表10:化学烧伤急救处理

灼烧物质

急救处理方法

碱类:KOH、NaOH、NH3、

CaO、K2CO3、Na2CO3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HAc冲洗。如为CaO灼烧,冲洗后可涂任何一种植物油。

酸类:H2SO4、HNO3、HCL、H3PO4、甲酸、乙酸

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饱和NaHCO3溶液冲洗。

氢氟酸(HF)

立即用大量冷水冲洗至伤口表面发红,再用5%NaHCO3溶液冲洗,最后用甘油—氧化镁(2:1)悬浮剂涂抹,消毒纱布包扎.

溴(Br2)

用25%NH3.H2O+松节油+95%乙醇(1:1:10体积)混合液处理.

铬酸酐(Cr2O3)

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NH4)S溶液漂洗。

如果眼睛被灼伤,可用洗瓶流水冲洗(不要让水流直射眼球,也不要揉眼),水洗后,如为碱灼伤,再用20%硼酸淋洗,如为酸灼伤,则用3%NaHCO3淋洗。

第五节:有关管理制度

52、简述“四不开工”和“五不结束”的主要内容。

答:四不开工:

(1)工作地点或工作任务不明确不开工;

(2)安全措施的要求或布置不完善不开工;

(3)审批手续或联系工作不完善不开工;

(4)检修人员和运行人员没有共同到现场检查或检查不合格不开工;

五不结束

(1)检修人员未全部撤离现场不结束;

(2)设备变更或改进交接不清、记录不明不结束;

(3)有关试验工作未完成或试验不合格不结束;

(4)检修和运行人员没有共同到现场检查或检查不合格不结束;

(5)安全措施全部未拆除不结束;

53、运行人员如何对检修后的设备进行验收?

答:先对设备检修前的缺进行陷验收;再检查是否有泄漏情况、保护装置和自动装置是否可靠、仪表、信号标志是否正确,还要对设备保温、现场整洁进行检查、对转动设备的振动和温度、出力进行试验。

54、什么是“两票三制”?

答:“两票”是指操作票和工作票。“三制”是指交接班制度、巡回检查制度及设备定期切换与试验制度。

55、“三熟三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三熟:熟悉设备系统及工作原理;

熟悉操作和事故处理;

熟悉本岗位规程制度;

三能:能分析运行情况;

能及时发现故障和排除故障;

能掌握一般的维修技能。

56、运行交班人员应认真做好哪些工作?

答:(1)完成各项维护、检查、试验及操作任务;

(2)检查运行日志、表报、值班记录应正确无误;

(3)做好现场清洁卫生工作。

(4)交班人员应主动向接班人员交待情况,认真回答接班人员提出问题,必要时应陪同接班人员到现场共同检查或化验。

(5)对不符合交班要求的工作应主动加以改进,积极为接班创造有利条件。

57、运行接班人员应做哪些工作?

答:接班人员应做好如下检查工作:

(1)检查岗位设备运行情况及系统运行方式。

(2)检查值班日志、表报记录、工作票等。

(3)检查所有仪器、药品、工具及公共台账记录是否完整、齐全,如有丢失、损坏或其它问题,必须当即向接班人员提出并要求填入运行日志、班长记录簿内。

(4)检查卫生清洁情况是否符合交班要求。

(5)了解上几班运行情况及发生的问题以及处理情况,了解上级指示和有







































怎样能治好白癜风
白蒺藜的美容功效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ljw.com/hbwh/6467.html